要了解张亦春老师并不是一件难事。一本厚厚的《谈师论道》记载着弟子与学生们对他的印象,书中张亦春老师的“超人”精力和“潮人”故事是高频出现的回忆。真诚、有激情是大家对张老师的最初印象,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张老师是一个标准的“e人”,健谈、爱笑、热情、表情和肢体语言非常丰富。
下午三点半,我们特意挑了一个不打扰张老师“炒股”的时间拜访,刚进家门,就看到墙上挂着的“亦师亦友 春雨春风”书法,这是张老师的学生李礼辉赠给他从教50周年的贺礼。张老师从房间走出来,有些疲惫,他坐下与我们聊了一些家常后才慢慢精神起来。听说,能让一位好老师瞬间变换状态的最佳方式就是上课。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张老师抑扬顿挫的连江普通话便有节奏地随着他的肢体动作起伏,他双臂展开,开始讲述“银行是门大学问”,于是,在书里被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名场面”再现了:
“我们要把银行看作一架直升机!飞机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货币,另一个翅膀是信用,失去了任何一个翅膀,飞机都要掉下来!”
所有学生回忆起张老师,几乎都会脱口而出他的经典名言:“银行是门大学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完全不明白财政与金融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句话就成为了张老师给学生们“科普”的口头禅。
从“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学生到主动“开小灶”的教师
1956年,23岁的张亦春考入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起家。再过两年,他将迎来在厦大的第70个年头。虽然大部分时光张老师都投身于教学,但学生时代如沐春风的教诲始终是他教师之路、教育家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提到自己的老师,张亦春首先说到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原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先生。王亚南因为发现并帮助陈景润而被誉为“一个懂得人的价值”的好老师,厦大老师“爱生如子”的美名从此远扬。谈起半个世纪之前的学生时代,张老师仍对当时王亚南上课的场景印象深刻:“我们当时对王校长非常崇敬,每个人都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听课。可是王校长的湖北口音实在浓重,我们只好下课后马上聚集在一起校对笔记,生怕有错记、漏记”。王亚南是《资本论》三大卷中文版的首译者之一,谈到厦大经济系对《资本论》如火如荼的研究,张亦春还回忆起蒋绍进、陈可焜两位老教师:“1960年我留校任教后,在教学上遇到问题时常向二位老师请教,他们不仅课讲得非常好,对《资本论》更是对答如流。你们知道蒋绍进老师是怎样读《资本论》的吗?他是把书拆散了读,连上洗手间都要带上几页拿去读,整本《资本论》都要被他背下来!”经济系老师的治学之严谨与刻苦,深深影响着张亦春的从教生涯。
张亦春老师27岁毕业从事教研工作,刚开始他总担心自己课讲得不够好,就主动为学生们增加辅导,渐渐地,主动“开小灶”已经成为他的“职业习惯”。那时候,经济系的教师们每周都会走进学生宿舍为学生们答疑,张老师也不例外,只是性格热情的他每次一开讲就停不下来,学生越来越多,无法拘泥于窄小的宿舍,只好转移到食堂的桌子上进行讨论。
1972年的一天,张亦春老师也曾为刚入学的财政金融系新生陈马宝开了一次专人“小灶”,不过地点是在宿舍楼的台阶上。彼时的陈马宝误以为“财政金融”只是在银行里“点点钞票、打打算盘、做做报表”,觉得沮丧至极。他找到张老师倾诉,希望能换一个更有前途的专业。张老师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为他讲解了银行“管理货币”和“经营贷款”这两大学问的重要性。陈马宝至今记忆深刻的是,张老师列举了国民党政权滥发纸币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以及国内外银行挤兑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等实例,豁然开朗的他这才感到轻松了许多,坚定了自己在财政金融专业学习的决心。
从上世纪70年代的《资本论》,到80年代的商业银行,90年代的股票市场,再到如今的金融危机,张亦春老师始终追逐着金融学的新浪潮。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随时掌握资讯,张老师在古稀之年仍锲而不舍地学习,学会了上网、发邮件。难以想象,90多岁的他还跟书本里学生们的描述一模一样,舍不得让自己停下来一刻。许多学生们记忆深刻的画面都是与张老师高负荷工作的经历,“抽烟与浓茶”是他的“醒神利器”。如今,为了打起精神“钻研”变幻莫测的股市,张亦春老师依然抽烟,量还不小,当学生们劝说他应爱惜身体时,他只是俏皮地笑笑,像一个“老顽童”似的压低音量说道:“放心,我根本都没吸进去!”
“前途要给学生留住”
如果说教学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育人就是一名教师学识、德行、爱心的综合艺术。在业界,从厦大走出的金融人才是中国金融界一个重要方面军,被称之为“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张老师的学生里也不乏众多“银行行长”和保险、证券等投资机构的翘楚。然而谈及育人,张亦春老师并没有主动提到任何一个“响当当”的学生,反倒说:“学生们都说我的好,其实我凶起来他们也很害怕。”
他少见地露出来腼腆之意,回忆自己曾经因为学生谈恋爱逃课而严厉批评他们的往事,并记得有一些学生还被自己说哭了。毕业后相遇,张亦春老师主动向学生说:“我那时候太严厉批评,因为担心你们不好好学习,现在想想真是不好意思,希望你们不要放在心上。”很难想象,这些小事在他的记忆里如此深刻。张老师还反复强调,对待需要批评的学生,思想上要从严,而处理上要从宽,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重要性后,“自己给自己敲警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尽管张亦春老师“举了一些反例”,但从许许多多关于他的故事里都能看到他对学生不遗余力的关爱。在《我的厦大老师》里,他的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有时候,向张老师求助的是学生,有时候,求助的是学生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他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百倍的努力去为人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去为人锦上添花,成人之美……”
张老师分享了许多带有时代烙印的学生轶事,配上他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浓浓的福建连江口音,客厅里都是大家的欢声笑语。不过有一句话张老师是严肃着说的:“前途要给学生留住。”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各大高校暗自较劲,以培养的学生考上总行硕士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的体现。那一年,厦大经济系金融专业的一名优秀学生如愿考上。彼时,这名学生因为有亲属在境外,政审表充满被打回的“风险”。眼看好不容易考上名校却可能因此落选,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叩开了张亦春办公室的门,向他求助。回忆起来张亦春老师谈到:“改革开放后已经拨乱反正了,但是大家的思维还没有完全开化,依然用原来的方式来定性学生。”他当即做了沟通、协调,让这名“为校争光的孩子”如愿以偿录取上研究生。
张亦春老师讲起来如同只是举手之劳一般轻描淡写,却透着一股“重视学生、珍惜学生”的怜爱之意。对于彼时经过“万里挑一”式高考的大学生们来说,张老师的这种惜才爱才之举,就像是他们人生河流转弯的推力。
春雨春风的爱
张亦春老师用这种春雨春风般的爱改变过很多人的前途与命运。2022年,厦大金融学科迎来一百年,也正值张亦春从教60周年,许多金融学子纷纷返校为母院祝贺,也为了看望老师张亦春。在这场典礼上,张亦春老师的学生与家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厦门市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厦门大学金融学科的教育发展,奖教助学。他当时作了这样的发言:“厦大金融学科的百年发展成果不仅在于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更在于我们的学科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无论我的学生头衔有多少个,我始终记得的是他们在厦大校园里青春的脸庞、纯净求知的眼神。”
2023年10月,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厦大经济学科设置了“良师益友奖”,嘉奖的对象除了专任教师外,还包括优秀的党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导员,这是他对经济学科全体师生的又一次奉献,也鼓舞了全体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培养与学科建设中,这是张亦春作为一名教师的初衷。
春雨滋润人,春风开化人,当一名老师在普通的岗位上萌生出胸怀天下学子的仁爱之心时,世上便多了一位教育家。
躬耕教坛60余年的张亦春老师如今还在为厦大、厦大金融学科继续奉献、发光发热,尽管他已不再继续招收学生,但他如春雨春风般的爱生之情,在那些年轻敏感的心灵中,始终是闪烁的星星,是泛着希望的明灯,是指引人前行的光。